我想,看到標題一定很多人會搞不清楚什麼是Wabi-Sabi吧!
這裡千萬別搞錯,這篇文章要講的可不是我們平常配生魚片吃的wasabi,而是從日本發展出來的一種叫做Wabi-Sabi人生哲學。
妳可能沒聽過這個名字,可是,其實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,卻無處不是受到Wabi-Sabi的影子!從日式的禪風庭院、摩登的建築、平面設計、工業設計、陶藝、花藝、甚至是生活方式等,都存在著Wabi-Sabi的影響。Wabi-Sabi對日本文化的重要性,就像是古希臘文明對於完美主義的追求一般,於歷史上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。或許現在到日本街頭,要他們詳細解釋Wabi-Sabi的意義他們也無法完整說明,但Wabi-Sabi的影響其實已經根深蒂固於日本的文化之中,數百年來的發展而造就了日本文化的獨特性。廣泛的來看的話Wabi-Sabi可以泛指成是一種生活方式,但也可以狹義的解釋為是一種美學的態度。
Wabi-Sabi所描述的是殘缺的美、短暫的美、不完美的美以及不完整的美。
Wabi-Sabi其實就是「侘寂」兩個漢字,不過,我們卻無法經由直接解釋這兩個字而得到對於Wabi-Sabi的完整了解。Wabi指的是一種孤寂,拿到對美學的角度來看就是一種對於寂靜、簡單、單純、模糊的暗示、細節等的品味追求。像是許多日本的文人雅士,就會追求於蘆葦、竹子、陶土、或是石頭等自然產物下的細節美。Sabi則指的是隨著歲月使用過後所產生的歲月之美。如同一些老舊的皮革製品或是使用過的鑄鐵茶壺等。
Wabi-Sabi對於美與醜的定義十分有趣。Wabi-Sabi的概念中,美是跟著時間運行的,而沒有一個既定的標準的,只要時間、空間、因果等要素互相結合,美是會忽然降臨的。意思就是說,現在我們覺得美麗的事物,在過去、甚至是未來都有可能成為醜陋的事物。如同現在全世界流行的極簡風,在數十年前是被認為是土氣、無聊的。但現在,我們反而回歸原始,擁抱設計簡單的事物,這難道不就是Wabi-Sabi嗎?
Wabi-Sabi是由日本戰國時代的茶聖千利休所發揚光大,他曾侍奉過織田信長以及豐臣秀吉。他將Wabi-Sabi的理念融入他的茶道之中並且身體力行,將Wabi-Sabi推廣至各個角落。在當時,日本流行的茶具是由中國傳入的有著華麗裝飾的茶具,千利休在這樣的環境下,使用樸素簡單的茶室、簡潔的竹製茶具,一步步的將Wabi-Sabi的理念帶入生活之中,而為後世日本文化的獨特性做了最有利的貢獻。
請點擊YouTube按鈕訂閱料理頻道,每週二、五發佈最新食譜影片
妳一定也會有興趣的文章: